2017-06-26
萬華控股集團正帶著新思考,尋找新目標,邁向新未來。萬華控股集團始終以人為本,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標準,一流的規劃為魂。
從成立之初,注冊資本僅1018萬,劉董認為,做企業,要先脫離物質的層次,做對社會更有價值的企業,可生而為人,他總在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更有價值的事?
不久的曾經,我們思考的是“行業的未來”地產行業、廣告行業、醫療行業、教育行業等等,究竟從何時開始 “產業化”這個概念深植于我們腦海中的呢?現在很多人將“產業化”“產業鏈”“產業運營”時常掛于嘴邊,那對于萬華來說,產業究竟是什么?
萬華控股集團不久前與阿里巴巴商學院達成產業運營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阿里商學院院長馬云先生說過:“未來,能超越阿里巴巴的產業一定是大健康產業”由此可見,他所關注的定是各行各業的產業化運營。
產業運營的空間是巨大的,哪怕是追溯到改革開放時期“科技創新、振興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等等,無不透露著我們不斷突破創新的決心。萬華數量龐大的客戶群均是“科技型、成長型、創新型”我們始終圍繞他們的核心訴求—“資本、市場、效益”孜孜不倦。萬華用自己整合平臺的能力與開放的格局,為企業帶來無限的可能。 江浙區域,尤其是杭州、本身就是人多地少,土地資源高度稀缺,政府從一開始拿地階段的不信任,到后來高度認可萬華的產業運營理念,從而給予萬華更多更好的政策。國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應物盡其用,只有政府高度認可萬華,后期才能一次性拿下如此大體量的土地。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給我們的目標是半年招商10家企業,運營初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而萬華認為軍中無戲言,拿地前我的承諾一定要兌現。萬華用了半年的時間,招商33家企業,萬華的空間,萬華的爆炸點就是將客戶的訴求當追求,市場中不可預見的事情太多,萬華始終從多個維度感動用戶,也從而實現自身存在的價值。
對于內部的管理,劉董堅信企業一定要陽光燦爛,不然金山銀山都沒有未來,萬華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凝聚力作為核心競爭力,因夢想而偉大,因時間而成長。
近期,我們萬華將有大動作,欲與萬華合作的企業很多,而我們一定會從中挑選理念相同,文化契合的企業來合作,才能發揮彼此最大的價值。圍繞著我們客戶的核心訴求,我們推出“免費模式、投融服務、營銷中心、資源互換、政策扶持”我們不斷整合資源,滿足訴求,這是萬華最核心的資產,我們的核心永遠是“產業運營”不是租售。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同志說:“浙江未來的經濟發展要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我們在去年同CCTV證券頻道簽署的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協議對我們的企業也是巨大的推動。
萬華有自己的情懷,和社會責任,我們不僅是為了財富,而是從更大,更高,更廣的層面去思考如何為社會做出貢獻!產業運營過程中,萬華遇見過很多難題,千難萬難,我們永不言棄。萬華將始終放長眼光,著眼未來,打造最具人文價值的一流企業。